《孝经》首次将孝亲与忠君联系起 来,认为“忠”是“孝”的发展和扩大,并把“孝”的社会作用推而广之,认为“孝悌 之至”就能够“通于神明,光于四海,无所不通”。它主张把“孝”贯串于人的一切 行为之中。孝道是修身养性的基础,通过践行孝道,使我们每个人的道德可以 完善,否则,失去孝道,就失去做人的最起码的德性。2